「永續生活」是當今的熱門詞彙,你可能從你喜歡的品牌、部落客或當地手工藝者那裡聽說過它。許多人都在談論如何過著永續的生活,這其中自有緣由。
永續生活是造福世界和子孫後代的個人理念。它是一種切實可行的生活方式,旨在透過積極的改變來減少個人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從而應對氣候變遷和其他負面環境問題。它鼓勵人們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地球資源的消耗,並減少人類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傷害。永續生活的目標是實現環境、社會和經濟的平衡。
社會公平支柱指的是積極支持當代和後代健康舒適生活能力的社會制度和結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社區是真正民主的、多元的、公平的、相互聯繫的,並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水平。 [1]
經濟支柱代表著旨在鼓勵個人和企業利用社會經濟資源為自身謀利的各項策略。經濟永續性確保企業在獲利的同時,不會造成社會或環境問題。
永續發展的環境支柱或許是最為人所知的,它指的是透過流程、系統和活動來最大限度地減少其產品、設施和營運對環境的影響。它專注於零廢棄物產品製造、能源消耗管理以及在辦公室、總部大樓、倉庫和工廠等地轉向綠色能源。
缺少其中任何一個支柱,這三者都會崩潰;但三者共同構成了永續發展的理想形態。這三者鼓勵個人、政治家和企業在決策時著眼長遠,並將子孫後代的利益納入考量。 [2]
我能做些什麼?
肩負著世界的重擔和子孫後代的福祉,你或許會問自己:「我能做些什麼來幫忙?」。以下是一些簡單的建議,可以幫助你入門。
- 支持本地商家,支持本地農民和手工藝者-這不僅能降低運輸成本,還能讓本地企業有更多發展空間。本地企業通常從本地製造商和種植者採購產品。這有助於減少長途物流和化石燃料的使用,甚至有助於確保本地農場和農業的繁榮發展。
- 選擇天然且不經動物實驗的產品,無論是保養品、個人護理用品或清潔用品。堅持使用天然產品,就能避免化學物質對地球造成負面影響。除了永續包裝,選擇有機成分、無動物實驗認證、本地製造、GMP認證、可回收或可重複使用包裝以及碳中和的產品也至關重要。利用剩餘的柑橘類水果和家中可能已有的物品,輕鬆自製清潔用品,這樣就能確保物盡其用。
- 採用以植物為主的飲食。肉類和乳製品產業佔據了83%的農田,並造成了農業每年137億噸溫室氣體排放的60%。素食計算器顯示,採用植物性飲食每年每人可節省401,500加侖水、10,950平方英尺森林、減少7,300磅二氧化碳排放(更不用說還能拯救365隻動物的生命)。 [3]
- 別浪費食物!很多平常會被你丟掉的食物其實有很多種用途。例如,很多蔬菜的綠色葉子(像胡蘿蔔或蘿蔔的葉子)可以做成美味的青醬。蔬菜的邊角料可以冷凍保存,隨時可以用來熬煮蔬菜高湯。創意無限,上網搜尋一下,盡情發揮你的想像力吧!
- 盡可能在家種植食物,可以從小規模做起,例如在窗台上種些香草,或是發芽豆類和種子。在家種植食物可以固碳,讓城市更綠,增加生物多樣性,並減少食物運輸里程。
- 在家節約能源,隨手關燈關電器,調低暖氣溫度,晾曬衣物而不是烘乾。此外,也要注意節約用水。
- 選擇可持續的通勤方式。騎自行車上班/上學既健康,又能減輕壓力,還能節省時間和金錢。如果您不喜歡騎自行車,可以考慮其他替代方案,例如公共交通、共乘、電動車,甚至可以嘗試短途步行/慢跑。
- 盡量避免使用塑膠容器。投資一個優質的可重複使用杯子,你會想一直帶著它出門。
「永續發展意味著今天所做的選擇將對明天的地球產生積極影響。它意味著要考慮子孫後代的需要,確保他們能夠繼承一個安全健康的地球,在那裡生活和發展。”
作為個體,我們或許覺得自己的努力微不足道,但集體的力量卻能對我們美麗的地球產生巨大的影響。 ——激勵清潔能源
資料來源:
[1] https://www.inspirecleanenergy.com/blog/sustainable-living/what-is-sustainable-living
[2] https://youmatter.world/en/definition/definitions-sustainability-definition-examples-principles/